中国政府网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繁体登录注册

刘大卫:一心为民的村级领头雁

2022-08-26 11:49 秘书处、宜昌市局

刘大卫,宜都市五眼泉镇弭水桥村人,1987年11月应征入伍,先后荣获部队嘉奖7次,1989年光荣入党,1990年12月退伍。他退伍不褪色,回乡后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作风,逐步成长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。2014年,刘大卫放弃企业老总身份,回乡全票当选为村书记,他带领村“两委”转风气、办实事、抓发展,流转土地打造千亩紫薇园,引进民营企业建成国家4A级景区三峡九凤谷,建起20多家农家乐,举办乡村旅游节,农旅融合示范带逐渐显现,村级集体经济从负债到如今已突破100万元,人均纯收入达到23642元,相较2013年翻了一番,实现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蜕变。刘大卫同志先后被评为“中国好人”、全国模范退役军人、湖北省“荆楚楷模”、湖北省第二届最美社区之最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工作者、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、宜昌市经济发展贡献奖(个人)、宜昌市十大民选新闻人物、宜昌最美退役军人、宜昌市“道德模范”,2020年作为湖北省一般村代表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获肯定。

定规矩,理顺群众心气

刘大卫所在的弭水桥村当时是全市出了名的“后进村”:基础设施非常落后,没有集体收入,村委会一穷二白,只有3间破房子、1台旧电脑和几把烂椅子……更为严重的是,干群关系非常恶化。之前村委会牌子都被群众扛到镇里去了,说“反正村委会是摆设,干脆把牌子还给你们”。

2014年,刘大卫不顾家人和朋友劝告,毅然将企业交给了亲戚打理,自己回乡当了一名“村官”,担任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。如何让群众满意?他先从“班子”抓起。上任之初就定下规矩:第一,村民有事,干部必须半小时内到现场,能办的马上办,不能办的讲清楚说明白。第二,严格财务管理制度,就连工作餐都是“各吃各的”。第三,密切联系群众,组织村干部开展民情大走访。

随后,他带着村“两委”班子挨家挨户走访,访民情,办实事,先后走访700多户,收集建议60多条。村干部所有的工作餐都是AA制,上班期间中午工作餐,村干部自己从家里带米带菜,轮流动手烧饭吃。把村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放开让群众监督,正人先正己。

办实事,拉近干群关系

过去4组到8组的路,“雨天一脚泥、晴天一身灰”,村民反映后,他专门赶到现场查看,第二天一大早运来两车碎石,自己动手修路。村民一开始站在旁边,冷眼看热闹,不相信是来真的,一两个小时过去了,渐渐的沿线村民受到感染,一个两个都抢着帮忙。路修好后,一位八十多的老婆婆说:“刘书记,真的感谢!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到水泥路打到屋门口……”

3组聂家榜有一座桥,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“连心桥”。以前这里祖祖辈辈都是打赤脚过河,为解决村民过河的问题,他带头发起捐款,村党员干部积极响应,将筹集到的4万多元资金用于架桥,家住附近的老人家黄振高兴地说:“桥修好了,以后过河再也不用打赤脚了……。”

村“两委”转风气、办实事、抓发展,就这样,班子的威信树起来了,人心也慢慢收拢了,村里风气正、人心齐、工作顺,期间,为村里增加变压器3台,建桥7座,硬化公路17公里,修晴雨路13公里,解决了658户吃水难题,基础打好了,接下来就是甩开膀子抓发展。

谋发展,带领弭水桥华丽蜕变

“金拖溪,银丑溪”,在弭水桥村有一处美丽壮观的原始峡谷,是村里最大的资源,为壮大集体经济,他决定向“绿水青山”要“金山银山”。经过外出学习考察,结合本村优势资源,决定先以观光农业为发展方向,通过引进企业,打造千亩紫薇园,让村民代种,公司收购,农民每株得五块钱,村集体每株得一块二。当时通知村民8点钟开会,结果到9点钟才勉强来了一部分人。还没等他说事,马上就有人反对:“刘书记,紫薇树不能吃不能喝,种出来后哪个晓得会不会兑现。”看着群众一脸怀疑的眼光,他说:“如果公司不兑现,我就私人掏腰包,不得让乡亲们吃亏!”这才打消了村民的顾虑。这一年,全村在9组和10组种了13.7万株紫薇,仅此一项,就为农民年增收70万,村集体年增收17万。

后来,经村两委决定,以峡谷自然风貌“入股”,与企业合作打造三峡九凤谷。起初还是挺为难,光配套旅游公路就要征地70亩。之前为种紫薇树,嘴皮子都快磨破,这回要村民拿出更多地,怕是更难!他心里其实没底。

哪知道这回村里通知9点钟开会,才8点钟人就到齐了,还没说准备干什么,村民王仁海就大声说,“刘书记,上次开会说种紫薇,那些没来开会的人后悔死了,这次你说怎么搞就怎么搞,我们都听你的。补偿款我不要,景区修路这种大好事我一万个支持!”其他人都点头赞成。没想到大难题就这么顺利解决了,不到一周就完成了征地工作。项目的快速推进,直接引来了市政府2000万元的投资。就这样,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,仅仅半年时间,景区就建好运行。现在已是国家4A级景区的三峡九凤谷,游客突破20万,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经营收入,更是直接解决村民200多人就近就业,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、客栈30余家,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。现在的弭水桥,不仅是“一到九凤谷,浑身就舒服”,更是“八方宾客这里留,城里的姑娘来了不想走。”

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,建立各类群团组织、自治组织、经济合作组织12个,同时运用“党员先锋指数”信息平台对党员进行分类指导,为年轻党员“传帮带”,为中年党员搭建创业平台,鼓励老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监督,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,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、创造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,完美实现了后进村到先进村的蜕变。弭水桥村“磁铁支部”典型被《人民日报》和新华社等媒体推介,“刘大卫工作法”得到全面推广。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国家森林乡村、湖北省文明村、湖北省旅游名村、湖北省百佳村民委员会、湖北省宜居村庄、省级生态村、湖北省文明村、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荣誉称号。

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 已阅 0  打印   关闭